查看原文
其他

1791-1913大事件 | 美国第一、第二银行兴衰史

智堡Wisburg 智堡Wisburg 2022-06-21

原文标题: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原文标   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Andrew T. Hill
来源:宾夕法尼亚联储
翻译:刘昊轩
编辑:钟政昊

本篇为《美联储简史系列 | 前传:1791-1913》的拓展文章,记录了这段时期的历史大事件。

美国赢下了独立战争,但战争也使这片土地满目萧然。这个被《邦联条例》命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国家,在初生之时就问题不断。19世纪80年代美国处于一个经济混乱的时代,这个新国家的领袖们需要马不停蹄地解决各类问题:复兴工商业,清偿战争债务,重建货币信用,压制通货膨胀……




1

 美国第一银行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第一代领袖中重要的一员。作为新宪法下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如何解决这些经济问题有着雄心勃勃的想法。这其中就包括创立国家银行。1790年12月,在一份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汉密尔顿概述了他的建议。他计划的国家银行将以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为蓝本,发行纸币,储存公共资金,为商业交易提供银行服务,并充当政府的财政代理人,承担包括收取税款和支付国债的各类业务。

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汉密尔顿的计划。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就是反对派中的一员。他认为国家银行会形成一种金融垄断,削弱州银行的影响力。同时由于在银行业务中,金融家和商贾常常是债权人,而种植园主和农户往往是债务人,前者将从国家银行业务中获利,而后者更容易受损。这与杰斐逊所设想的美国——一个农业国而不是工业国——格格不入。杰斐逊还认为宪法并没有给予政府设立企业,特别是国家银行的权力。虽然这些反对声甚嚣尘上,但汉密尔顿的提案最终仍成功通过众议院与参议院。1791年2月,总统华盛顿正式签署了这项法案,使国家银行的成立有了法理基础。




2

 开业大吉




1791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银行(当时正式名称为美国银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在宾州正式成立,享受20年特许经营权。1792年,美国第一银行在波士顿、纽约、查尔斯顿和巴尔的摩开设了分行,随后在诺福克(Norfolk,1800年)、萨凡纳(Savannah,1802年)、华盛顿特区(1802年)和新奥尔良(1805年)的分行也相继开业。该行由25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监督。北美银行(Bank of North America)前行长托马斯·威林(Thomas Willing)任首届行长。

美国第一银行开业时资本金达100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政府持有,其余800万美元由私人投资者认购。其资本规模不仅使之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而且是最大的公司。该行的股票发售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公开募股(IPO)。很多第一轮投资者都来自于国外——虽然外国投资者没有表决权,但大众都对此感到不快。此次IPO的股份并不立即交付,投资者被要求先付清认购费以得到换取股票的认购权(Scrips)。当认购权于1791年7月开始发售时,市场抢购火爆,许多潜在投资者只能空手而归,这也引发了在二级市场上对认购权的激烈竞价。

图1:美国第一银行




3

 组织架构与职能




美国第一银行作为政府的财政代理机构,承担的职责包括:收取税款,确保政府资金安全,向政府提供贷款,通过分行网络转移政府存款以及支付政府账单。该行还负责代表财政部向欧洲的投资者支付国债利息。政府作为大股东不直接参与银行管理,但每年财政部都会收到来自第一银行的利润转移。同时,财政部长享有检查银行账簿,要求银行每周提供情况报告的权力,并且可以随时无理由提取政府存款。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和不当勾结,法律上第一银行被禁止以任何形式购买本国国债。

除代理政府之外,第一银行还保留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这意味着它接受公众存款,并向私人企业发放贷款。该行发行的纸钞一般通过贷款发放程序进入货币流通。由于它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也是唯一一家持有联邦政府存款,并在全国各地拥有分支的机构,所以它的贷款发放和纸币发行量远超其他银行。它发行的纸币在全国被广泛接受,同时也是唯一被接受的可用于支付联邦税收的纸币。

图2:美国第一银行发行的纸币

与现代央行不同,当时的美国第一银行并不实施如今我们所熟悉的货币政策。它不会主动监管银行系统,不充当最后贷款人,甚至不持有其他银行的准备金。即便如此,由于国家银行的体量庞大,分行系统遍布本土,它仍然有能力执行一些原始的货币政策。在巨额黄金储备的支持下,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货币。通过管理贷款政策和资金流动,国家银行也能够改变本土的信贷供应,从而调控利率。

国家银行与州银行之间的互动是这类原始货币政策的最显著的例子。第一银行在运营中会逐渐积累州银行发行的纸币(notes),并存入保险柜。当它希望收紧银根时,就会向州银行申请将这些纸币兑换为黄金或白银储备,从而减少州银行的准备金(即贵金属),削弱它们的放贷并流通新钞的能力。类似地,当第一银行要注入流动性时,则可以反其道行之。

国家银行在国内许多港口城市都设立了分行机构。这使得联邦政府在收取关税时更加方便,也让第一银行在为国际贸易融资或者向外国投资者销售国债时更加便捷。除此之外,分行系统还有一大优势:它使得第一行相比州银行可以更容易地转移资金。第一银行开设在偏远地区,特别是新奥尔良州的分行还一定程度上支持了19世纪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




4

 第一银行的倒闭




虽然第一银行的特许经营权直到1811年才到期,但人们很早就开始讨论其是否应该继续运行。在1808年,第一银行股东向国会提呈了延长经营期限的申请。1809年3月,财政部长阿尔伯特·加勒廷(Albert Gallatin)再次提出类似建议。国会一直搁置此事,直到1810年1月,众议院快速审阅了延期申请,但也未采取任何行动。终于,在1811年1月,国会两院就是否延期进行了辩论,但众议院以一票之差否决了更新申请。2月,加勒廷再次提交申请。参议院投票打成平手,但副总统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投下了决定性的否决后,国家银行章程的续签最终以一票之差被否决。

1811年反对续签的理由和1790年反对第一银行建立的声音相差无几。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国家银行的总设计师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早已因决斗失利逝世,他所带领的联邦党人也输给了民主共和党,在政治上逐渐失势。同时,到1811年,州银行的数量大大增加,而这些金融机构也不乐于看到一个强大的国家银行。最终,1811年3月3日,在20年的特许经营后,美国第一银行正式关门。




5

 第二银行的序幕




1812年前的美国经济处在一段蒸蒸日上的时期。然而,1812年英美战争严重扰乱了美国的出口市场。英国舰队封锁了美国的贸易往来,使农户和制造商无法出口,渔民无法正常捕猎,联邦政府以关税为主的税源迅速收缩。到1815年,美国发现自己已经债台高筑,形势糟糕程度堪比30年前的独立战争。

到1815年1月,第一美国银行已经解散了4年之久。此时,许多人又开始重新呼吁建立国家银行,希望借此重振国内经济,还清美国外债。在建立这个名为“美国第二银行”的机构的过程中,有六个人功勋卓著。他们分别是金融家约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大卫·帕里什(David Parish)、斯蒂芬·吉拉德(Stephen Girard)雅各布·巴克(Jacob Barker),未来财长亚历山大·达拉斯(Alexander Dallas)和南卡罗来纳州众议员约翰·c·卡尔霍恩(John C. Calhoun)。作为金融从业者,阿斯特、帕里什、吉拉德和巴克尤其希望能成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抑制通胀,让他们的金融业务能顺利进行。




6

 重建国家银行




虽然呼声很高,但是重建国家银行并没有一帆风顺。1814年1月,由150位企业家联名的请愿书被递交国会,要求当局尽快建立一个国家银行。同年2月和11月卡尔霍恩提呈了类似的议案,提出将银行总部设在哥伦比亚特区。议案并没有被国会通过。

1814年4月,曾在1791年极力反对成立第一银行的詹姆斯·麦迪逊总统(James Madison)很不情愿地承认了政府需要一个国家银行的事实。他希望通过国家银行资助,政府可以更容易地承担对英战争的开销。但随着和平谈判逐渐推进,麦迪逊又收回了他的支持。

1815年,随着和平的到来,国会否决了关于成立国家银行的诸多上书。然而,战后萧条席卷全国,政府财政恶化,许多州银行相继停止了对纸币的兑换。这使得麦迪逊意识到一个稳定的货币对美国的重要性。在达拉斯于财政部所做的年度报告中,他痛陈利害,再次呼吁成立一个新的国家银行。在1816年4月,经过诸多辩论,麦迪逊终于签署了建立美国第二银行的法案。

图3:美国第二银行




7

 组织架构与职能




1817年1月,美国第二银行在宾州正式开业。美国第二银行继承了第一银行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作为联邦政府的财政代理人,它承担的职责包括保管联邦存款,支付政府款项和代理发行国债。除此之外,他还将发行国家货币,并监管各州银行的纸币发行。第二美国银行同时将作为一家商业银行经营,接受社会存款,并向公众发放贷款。和它的前身一样,第二银行有20年的特许经营权。它的董事会共25人,其中5名由总统任命,并由参议院确认批准。

图4:第二美国银行发行的纸币

美国第二银行在一开始就注入了3500万美元的资本金,远远高于第一银行(1000万)。1816年7月,银行认购权开始发售,销售时间长达三周。为了让投资者购买更方便,第二银行在全国20多个城市都设有销售点。三周之后,认购权仅剩300万未能售出,最终剩余的份额被宾州金融大亨史蒂芬•吉拉德(Stephen Girard)买下。

美国第二银行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它的前身。该行总共设立了25个分行机构(美国第一银行共8个)。这个庞大的银行网络向企业和农民提供信贷,为商品和农业产出提供资金,为运输分售环节配给信用,资助了美国的西进运动与其他各种形式的经济扩张。不仅如此,银行网络还促进了跨州的资金流动,使得政府支付和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都大大提升。

与现代央行不同,当时的美国第二银行同样没有实施如今我们所熟悉的货币政策。它并不主动监管银行系统,不充当最后贷款人,甚至不持有其他银行的准备金。即便如此,由于国家银行的体量庞大,分行系统遍布本土,它仍然有能力执行一些原始的货币政策。在巨额黄金储备的支持下,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货币。通过管理贷款政策和资金流动,国家银行也能够改变本土的信贷供应,从而调控利率。




8

 第二银行的行政变迁




美国第二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是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他由政府提名,曾任海军部长,后来破产。琼斯作为一介政客,显然没有管理国家银行的经验。在他的领导下,第二银行先是发放了过量信贷,然后又过快地紧缩以扭转通胀,结果导致了金融恐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琼斯于1819年辞职,而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律师、众议院议长兰登·切夫斯(Langdon Cheves)被股东们选举为第二任行长。切夫斯刚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他将该行流通的纸币数量削减了一半,并减少贷款,清理坏账,对抵押贷款止赎(foreclosure),对银行的分支机构严加管控。他同时拿出州银行发行的纸钞要求兑换金币。这一举动直接导致许多黄金储备不足的银行破产。在切夫斯的“铁腕政策”下,美国成功陷入了另一场萧条。虽然这次经济衰退是由国外的经济波动引发,但是国家银行政策却放大了通缩力量。也由于切夫斯的这一政策,公众舆论逐渐倒向国家银行的反面。

1823年,切夫斯自觉放弃了行长换届竞选。行长一职由费城新贵尼古拉斯·比德尔(Nicholas Biddle)继任。比德尔此前曾在第二银行董事会和宾州立法机构任职,相比前任行长经验更加丰富。在比德尔的指导下,第二银行顺利运转,而公众对该行的敌意也逐渐消弭。比德尔实施了增发第二银行纸钞的政策,并以赎回其他银行纸钞为威胁限制总纸币数量的增加。这段时间,国家银行为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9

 纷争再起




1828年,新奥尔良战役的英雄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当选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他对国家银行的反对表露无疑。据传言,杰克逊的反感可能来源于一些政治上的纠纷:传言称肯塔基州的国会议员亨利·克莱(Henry Clay)通过操纵第二银行帮助杰克逊的对手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拉选票。但这一说法并未见诸竞选议题。

1832年,杰克逊的再次当选使得第二银行又成为了公众焦点。此时,延长特许经营权的申请在1月刚刚递交国会,距离特许到期还有4年。这项法案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成功通过,但由于赞成票数不够,杰克逊利用总统特权否决了这项法案。

杰克逊反对的原因有二:从个人的层面来说,杰克逊在参政之前就对银行有着深深的不信任。这部分源于20多年前的一笔失败的土地交易,杰克逊收到的银行纸币由于发行人破产而一文不值,因此赔了夫人又折兵。虽然杰克逊设法保住了自己少量财产,但这场金融“诈骗”也让他永远失去了对银行纸币的信任。在杰克逊看来,只有真金白银才是交易的最终媒介。银行发行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黄金支撑,显得尤为可疑。杰克逊同样对信贷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寅吃卯粮。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杰克逊同样痛恨国家银行,他认为这是对州权力的一种玷污。同时,他认为国家银行使得权力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上,而这种权力很可能反噬政府。此外,国家银行还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它完全不受国会,总统和选民的任何控制。

时任第二银行行长比德尔(Biddle,1823-1836)全盘否认了杰克逊的异议。他并不认为该行有任何管理不当之处,对发放贷款中的徇私舞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行为使得公众对第二银行的敌意愈重。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比德尔确实是一个懂银行系统的好行政官。

杰克逊认为1832年的竞选大胜印证了民众对国家银行的普遍敌意。因此,不久之后,杰克逊就发布了将财政部在第二银行的存款转移至州银行的行政命令。虽然杰克逊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党内诸多反对,但到了1833年,大部分财政部存款仍被移出,这使得第二银行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比德尔宣布第二银行不会以吸收私人存款的方式填补财政部存款移除的空缺。相反,该行将收紧信贷,减少信用投放的业务以匹配现有的存款量。比德尔希望通过紧缩政策威胁杰克逊放弃存款转移计划,但是没想到这一举动更印证了杰克逊对银行只顾私人利益,不管民众死活的宣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0

 第二银行的落幕




1832年,第二银行没能得到所需的超过三分之二的支持票数,以驳回杰克逊一票否决权。这为该行的倒闭埋下了伏笔。1833年的存款转移更让其元气大伤,不仅国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体量减小,银行业的总体信贷量也大受打击。1834年4月,众议院做出了反对第二银行续签的决定,并决定将联邦存款继续留存在州银行。杰克逊的常年反对,以及1834年亲国家银行的辉格党(Whig Party)在大选中惨败,以及上述事态的进展,最终宣判了第二银行倒闭的命运。

在第二银行的倒闭后的75年间,美国经历了一段没有国家银行的动荡岁月。直到75年后,重建国家银行的呼声才卷土重来。此时,美国经历了几次金融浩劫,特别是1907年的大恐慌导致了黄金兑换业务的暂停和国内经济的严重衰退。由此,美国国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如何提升银行系统的抗击打能力。正是这一次调查,促成了1913年联邦储备系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美联储的建立。




END

想要获取海量知识干货?

想要了解最新鲜、最硬核的宏观研究?

现智堡日历小程序已上线,长按扫码即可进入小程序





更多阅读





本文由智堡编译,原文为公开版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译文仅供教育及学术交流目的使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堡官网,即可查看更多原创优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